看书阁小说网 > 网游小说 > 三角洲行动之第三次世界大战 > 第17章 钢铁狂潮撕裂立体防线
    峡谷东侧岩壁上,某个镶嵌着半截躯干的弹孔仍在渗出组织液,融化的脂肪顺着玻璃化岩壁缓缓流淌——这是旧时代军队面对智能化战争最血腥的墓志铭。



    当最后一缕硝烟被谷风吹散,深蓝从战车残骸中挖出半块带齿痕的起爆器,晶体化的表面倒映着峡谷顶端盘旋的秃鹫群,这些食腐飞禽的基因记忆里,或许将新增一种名为"科技湮灭"的死亡形态。



    赛卜恩的轮廓在沙尘暴中若隐若现,这座由五十万吨钢筋混凝土与液态金属构筑的战争巨兽,其外层防御工事正折射出诡异的磷光。



    威龙摘下战术目镜擦拭镜片时,全息投影仪在沙地上投出三维城防图——七层同心圆防御带如同恶魔瞳孔般收缩扩张。



    "我们要攻入城内,击毙雷斯,终结这疯狂的一切。" 威龙的声音低沉有力,直入人心,他注视着每一位特战干员,目光中透露出决绝与信任。“雷斯,别指望能阻止我们,哪怕你有7道,17道,77道防线。记住,你们每一颗子弹,都关乎整个任务的成败。无论前方如何艰难,我们都必须完成任务。”



    正当突击组检查R14M步枪的钽钨合金穿甲弹时,所有通讯频道突然被强制劫持。



    雷斯的全息影像从战车光电桅杆尖端投射而出,其数字化声线带着令人不适的谐波震颤:"GTI的小白鼠们,喜欢我设计的血肉磨坊吗?"



    “我们不会死于你的黑手,人类的赞歌就是勇气的赞歌!”



    “威龙,真是没想到,居然是你们。你们以为你们能闯过我的七道防线?” 雷斯的语气中带着一种轻蔑与挑衅,他似乎早已洞察了GTI特战队的每一步,声音中不无嘲笑,“想要在赛卜恩城活着出去?不可能。”



    威龙的脸色依旧沉稳,仿佛面对这番挑衅并不意外。



    他低低一笑,回应道:



    “雷斯,你高估了自己。七道防线?我敢打赌,你连第八道都没准备好!”



    威龙的声音一如往常冷静,却不容置疑。



    "穿过七重地狱来杀我?欢迎来到你们滑稽的杂技表演的最终章!"



    “奉陪到底,你有胆子就别跑,我们现在就发起进攻!”



    通讯频道中的气氛一瞬间凝固了,雷斯的挑衅没有得到任何退让,反而换来了威龙更为锋利的回应。



    空气中弥漫着紧张的气息,仿佛下一秒,整个赛卜恩城都会因为这场对峙而震动。



    威龙随即下达了指令,冷静而精准:“我们将分两路攻入。第一组绕道从东侧渗透,夺取中控区域控制权,解除量子信号干扰;第二组从正面展开进攻,尽快突破第一道防线。务必做到迅速、干净,确保雷斯无法逃脱。”



    队员们迅速行动,装备检查、战术部署,每一项工作都在严密而高效的安排中进行,紧张的氛围像是弓弦拉得越来越紧,随时都可能爆发。



    “出发!”



    他低声命令,声音中带着不可动摇的决心。



    GTI特战干员们的步伐如同铁流般坚定,无论沙漠如何恶劣,城市如何坚固,他们的目标只有一个——雷斯,终结这场血腥的阴谋。



    赛卜恩城穹顶在正午阳光下泛着诡异的虹光,十七座量子信号干扰塔构成的六边形阵列正以2.3太赫兹频率释放混沌波束。



    红狼的战术目镜突然炸开大片雪花纹,加密频段的语音通讯被扭曲成尖锐的电子悲鸣——这是阿萨拉卫队从黑市获得的"幽魂-7"型战略干扰系统,其核心算法能对半径12公里内的军用通信实施认知污染:即便最简短的坐标代码,也会被篡改成《古兰经》章节与上世纪流行歌曲的混合噪音。



    "切换至贝叶斯协议!"威龙踹开冒着烟的通讯中继箱,碳纤维手套捏碎了三枚存储着备份密钥的量子芯片。



    植入耳蜗的骨传导模块开始震动,这是GTI为极端电磁环境开发的"蜂巢"通讯系统——通过将信息拆解成600毫秒间隔的摩尔斯电码,利用队员心跳频率作为解码密钥。



    当红狼接收到"东侧渗透"的指令时,视网膜投影的地图上已亮起十七条虚实交错的渗透路径。



    红狼带领的渗透组正沿着排污管道匍匐前进,这是城市地下管网中唯一未被电磁污染覆盖的死角。



    蜂医释放的纳米虫群在前方30米处组成动态扫描网络,每只机械甲虫腹部的μ介子探测器能透视1.5米厚混凝土结构。



    当队伍穿过第三处检修井时,全息战术板突然预警:上方仓库内埋设着四台"血棘"型生物感应地雷,其传感器通过分析人体肠道菌群代谢气体进行触发。



    "上石墨烯气凝胶!"红狼打出战术手语,两名队员立即从腰封抽出真空管。



    随着银灰色雾状物在通道内弥散,纳米虫群开始同步释放大肠杆菌抑制剂。



    几人如壁虎般贴墙攀越污染区的五秒内,头顶传来地雷传感器误判野狗群经过的滴答声。



    骇爪的机械义眼突然收缩瞳孔——通风管尽头的激光栅栏竟用上世纪电话脉冲信号作为验证码,这迫使她将脑机接口超频至疼痛阈值,用神经突触模拟出转盘电话的拨号震颤。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与此同时,威龙指挥的正面强攻已化作精密的人机协同舞蹈。



    数辆配备"刑天-3"型AI火控的ZBD25战车组成三角冲击阵型,其140mm电磁炮切换为反工事弹种,每发炮弹内置的300枚微型钻地弹头,能在击穿混凝土掩体后自动索敌——监控画面显示某个机枪碉堡内,六名阿萨拉士兵刚庆幸躲过首轮炮击,就在密闭空间内被破墙而入的智能弹头逐一点杀。



    威龙布满老茧的手指在ZBD25战车指挥舱的触控屏上划出三条进攻轴线,装甲集群的数字化迷彩涂装随着指令同步切换为城市攻坚模式。



    30吨级的钢铁巨兽群发出低频轰鸣,140mm电磁轨道炮的蓄能警示灯在尘埃弥漫的战场上串联成赤色光链。



    30吨级钢铁巨兽组成的锋矢阵突然加速,沙漠迷彩涂装在运动中与背景辐射形成动态光学伪装。



    首轮齐射的HET-7A型温压高爆弹在接触碉堡群的瞬间引发链式反应,2000℃的等离子火球将阿萨拉卫队的环形防御工事化为熔岩喷泉。



    透过热成像瞄准镜可以看到,藏身于3米混凝土掩体后的守军甚至来不及发出惨叫,就被超压冲击波将肺部直接从口腔扯出。



    这些采用二甲基铝烷燃料的智能弹药,在穿透碉堡外墙0.3秒后启动二次起爆程序,将密闭空间内的氧气瞬间转化为5000℃等离子火球——监控画面显示,第三碉堡群43名守军的血液在0.07秒内汽化,混凝土掩体如同火山熔岩般流淌。



    "11点方向,T-72集群!"深蓝嘶吼着将钨合金尾翼稳定脱壳穿甲弹推入磁轨。



    三辆刚冲出地下掩体的改进型T-72M4在8000米/秒的初速面前如同纸糊玩具,贫铀装甲被贯穿时迸发的金属射流将车组成员直接气化,仅剩半截炮塔在惯性作用下划出诡异的抛物线。



    第五轮齐射的HET-9D型温压弹划破沙幕时,弹体外壳的氮化硼涂层与大气摩擦迸发出幽蓝电弧。



    这些配备三级智能引信的毁灭性弹药,在穿透碉堡群3.5米复合装甲的刹那启动死亡程序:第一级聚能射流撕开防御工事,第二级CL-20炸药将纳米铝热剂雾化成直径18米的燃料云,第三级氧化铪催化剂引发持续9秒的5400℃热核风暴。



    热成像画面显示,东侧防线127名阿萨拉守军经历三重炼狱——0.07秒内体表水分汽化导致皮肤碳化,0.15秒骨骼中的羟基磷灰石熔解为钙质玻璃,0.4秒时随身弹药的殉爆将残躯撕成放射状碎屑。



    当另外三辆T-72M7坦克借助地下油管通道实施侧翼突袭时,钨合金尾翼稳定脱壳穿甲弹(APFSDS-L5型)展现了跨代碾压优势。



    贫铀弹芯以3025m/s初速贯穿1.25米等效装甲的瞬间,金属射流引发车载弹药二次爆炸,30吨重的炮塔被冲击波掀飞至200米高空,坠落后将掩体后的迫击炮阵地砸成直径12米的弹坑。



    阿萨拉卫队的车组成员则承受着双重致死效应——穿甲瞬间的X射线暴使视网膜永久性灼伤,超压冲击波将脑脊液从鼻腔挤压喷出形成血雾喷泉。



    "火龙-6"智能榴弹发射器此时切换至地狱收割模式。



    30mm弹体搭载的微型多普勒雷达在距地面5米处触发空爆,256枚边缘锋利的钨合金立方体破片,通过量子火控系统构建出动态杀伤网战场记录仪统计显示:200枚预制钨合金破片在量子火控引导下形成直径12米的杀伤圆环。



    战场态势感知系统记录到,在23秒的持续射击中,有78%的破片精确命中人体胸腔以上部位;单发弹丸平均造成3.7个致命创伤点,其中63%的破片精准穿透阿萨拉士兵的颈动脉或心脏区域。



    当某个百人突击队试图借助硝烟掩护冲锋时,12辆战车的榴弹阵列实施交叉覆盖射击,0.6秒内倾泻的480枚智能榴弹,将半径150米区域化作死亡漩涡——战后清扫时发现,该区域最大的人体组织碎块不超过拳头大小。



    沙尘暴中突然亮起的数十道尾焰,标志着阿萨拉残兵发起的最后自杀式攻击。



    RPG-32火箭弹在百米距离接连命中战车正面,但碳化硼-石墨烯纳米复合装甲展现出恐怖防御力:遭受冲击的瞬间,装甲内部的压电晶体将35%动能转化为电能输入防御系统,剪切增稠流体(STF)缓冲层则在3毫秒内使局部硬度提升470%。



    当两架改装无人机企图实施灌顶攻击时,"天穹-M"微波防御系统释放94GHz毫米波束,0.3秒内引发锂电池热失控爆炸,飞溅的熔融金属在沙地上蚀刻出诡异的放射状图腾。



    当ZBD25战车群的140mm电磁轨道炮发出最后一轮齐射的轰鸣时,威龙在量子加密通讯频道中看到了战术地图上代表第一道防线的红色区块瞬间瓦解。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30吨级履带式战车以"楔形穿透阵"碾过冒着青烟的大面积碉堡残骸,HET-7C型温压弹产生的热压效应将混凝土工事内的守军直接碳化成黑色剪影。



    "深蓝!立刻抢占立交桥断口!"威龙嘶吼着切换全息瞄准界面 坍塌的六车道立交桥此刻成为死亡陷阱。



    阿萨拉卫队将T-14主战坦克嵌入桥体钢筋骨架,125mm滑膛炮的交叉火力网将突击路线压缩至15米宽通道。



    深蓝驾驶的001号头车突然加速,车体两侧的"龙鳞-2028"反应装甲泛起幽蓝波纹——这是纳米陶瓷复合层在抵御RPG-29火箭弹轰击时的能量耗散现象。



    当战车群突入B3区时,深蓝的战术终端突然闪烁血红色警报。



    伪装成混凝土碎块的MS-9A仿生智能地雷群感应到震动,瞬间从废墟中弹射出1.2米高的金属触须。



    这些搭载AI识别模块的诡雷,通过仿生肌肉组织完成形态重组,在0.8秒内锁定战车底盘薄弱点。



    连续三次聚能爆破让001号车腾起橙红色火球,载具动力系统熔毁。



    三枚XQ-315自爆无人机如死亡马蜂般撞向战车底盘,CL-20炸药与纳米铝热剂的混合装药瞬间撕开主动防御系统的能量护盾。



    深蓝的座驾在连环爆炸中化作燃烧的铁棺,车载逃生系统在千钧一发之际将三人弹射而出。



    威龙在空中完成战术部署:"露娜抢占十点钟方向制高点!深蓝跟我建立交叉火力!"



    三位身着M-5 Relink '神盾'脑控外骨骼的特战干员撞破舱门时,天空已被XQ-312自爆无人机蜂群遮蔽——这些采用5G Mesh组网的杀戮机器,正以每秒12架的速度从下水道井盖涌出,每架携带的CL-20炸药足够撕开主战坦克顶甲。



    威龙落地瞬间,外骨骼的神经直连模块已同步战场态势:



    动态骨骼补偿系统令他的战术规避动作突破人体极限,在大面积的火箭弹破片中完成7次连续变向。



    多光谱成像目镜穿透32米厚瓦砾堆,锁定13名正在装填温压火箭弹的卫队士兵。



    R14M战术步枪的智能火控将7.62×54mm高爆穿甲弹与35mm空爆榴弹编组射击,形成立体杀伤弹幕。



    "露娜前辈!九点钟方向机械地雷巢穴!"深蓝嘶吼着扣动扳机,一发智能榴弹穿过坍塌楼板的三角孔隙,在蜘蛛型爆破机器人集群中引发链式爆炸。



    三人背靠背组成的战术三角在废墟中推进,外骨骼足部的磁力吸附模块使他们能在75°倾斜墙面上疾行。



    当某架XQ-312无人机突破防线时,露娜的脑控接口以0.03秒延迟激活肩部电磁脉冲器,800万伏特的瞬间放电将无人机电子元件熔成钢水。



    后方紧紧跟着其他的ZBD25 30吨级履带式步兵战车,同样为他们提供充足的火力支援,车载战场记录仪捕捉到决定性瞬间:



    威龙的外骨骼突然发力跃上8米高断墙,R14M步枪的穿甲弹链精确切断T-14坦克的液压管线。



    深蓝向地下管网发射3枚温压榴弹,冲击波通过排水系统定向传导,清空整条街区的伏击者。



    露娜启动"神盾"系统的电子战模块,量子密钥破解了卫队指挥链,诱使三个无人机群自相残杀。



    当阿萨拉卫队两个机械化连队从百货商场废墟后包抄时,三套外骨骼的神经突触直连系统达成完美协同:



    威龙以15倍肌力强化踹飞混凝土残骸,为突击组开辟掩体通道。



    深蓝的枪榴弹在运动战中连续洞穿三辆BMPT"终结者"战车的观瞄系统。



    露娜的狙击型外骨骼展开碳纤维稳定支架,12.7mm反器材步枪在2.3秒内完成五次穿墙狙杀。



    当威龙用外骨骼足部液压助推器腾空躲避RPG-34火箭弹时,露娜的智能子弹精准击穿一发未爆弹,爆炸冲击波恰好将深蓝推向最佳射击阵位。



    三人在240秒内清除17个机枪火力点,R14M步枪的枪管因连续发射已呈现暗红色,冷却液循环系统发出过载警报。



    随着GTI特战队后续梯队抵达,三人组撕开第二道防线缺口。



    威龙倚靠在焦黑的承重墙后,目睹ZBD25 30吨级履带式步兵战车群碾过他们开辟的血路。



    残存的阿萨拉守军试图用最后的"黑蝎"自爆无人机发起反扑,却被战车顶部的微波定向能武器烧成熔渣。



    废墟中仍在燃烧的ZBD25残骸与遍地无人机残骸,共同见证着这场人类与智能兵器交织的战争革命。



    M-5外骨骼左臂护甲上深深的弹痕,在正午阳光下折射出某种冷酷的荣耀。



    喜欢三角洲行动之第三次世界大战请大家收藏:(www.csw888.com)三角洲行动之第三次世界大战(丝袜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